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财务管理
联系我们

民企财务大乱局:长亏不倒的“秘密”

2022/2/20 0:03:55      点击:

企业长亏不倒是不符合企业经营运作逻辑的,所以一般人认为企业长亏不倒,必然是做了假账,也就是大家熟悉的两套账:对外长亏不倒,对内记录真实记录。如果是两套账的长亏不倒,一则在税务上不太可能,长亏不倒是税局重点关注的对象;二则大家理解的长亏不倒是企业所有者知道的,而本篇所谈的长亏不倒可能是管理者也不知道。


















一、薛定谔的财务数据准确性










饮茶在某些地方如吃饭一样一日三顿必不可少。在福建、广东老板的办公室里,功夫茶具是必不可少的。我当时按照所在企业老总的要求对拟并购企业进行财务尽职调查,至于尽职调查老板为何不请第三方专业机构,除了老板“人尽其用”外,更多的是被并购企业的股东都是老板的亲朋,所以尽调走形式但又不能完全走形式,就像喝茶一样,表面喝的是茶实则喝的是人情世故,一周之后我带着调查报告敲开了总经理办公室。






我当时所在企业的老总,被并购企业的大股东、二股东,此时在围坐在功夫茶具边喝茶。老板们都是福建人而且都是一个村的,我所在企业的老总叫被并购企业的大股东二舅,二股东叫大股东大伯。老板们见我来了,大股东立刻切换语言频道,并接过我打印好的十页报告。而我公司老总则继续用家乡话和二股东聊的非常尽兴。






大股东是小学老师,在90年代下海经商,经营了几家企业,尽调的这家大股东是投资人角色,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主要交给二股东负责日常管理。平日每月大股东只负责查看财务报表,所以大股东看到我提交的财务报告时,能较快的看到报告中的主要问题。






“你这个报告是不是搞错了,怎么亏这么多?和平时小丽给我的数据不一致呀”大股东说,“你这个未分配利润负500多万,是不是累计到现在亏损了这么多吗?”说这话时,显然大股东声贝提高了,此时所在公司老总和小股东的聊天稍微停顿了那么几秒,当然公司老总和表情和小股东表情显然是不一样的,一个写着淡定一个写着不淡定,然后立刻有回到了嗨聊模式。






大股东这些疑惑,其实在我出这个整理出来的报表时,我也存在这个疑惑。来尽职调查前,我听所在公司老总说这家公司虽然比较小,但是十几年了一直业务不错,账面收益还可以,作为所在公司产业链的一个环节,如果能够并购下来,对整体价值链和企业价值会有较大改善。所以当梳理出最终数据时,我也反复确认了各项财务数据,并对股东可能就此的疑惑进行了思考。






大股东把手上的报告递给所在公司老总和小股东(其实在尽职结束后,我第一时间就给所在公司老公发送了尽调相关资料邮件,小股东接尽调资料,认真的看了几眼,然后说“这个数据怎么和我平时看的不一样呀,你这个资产负债表平时都是代理记账出,我们就是小丽出个内部利润收支表”。是的,在尽调中我就叫内账会计兼出纳发送的财务资料和报表中,就看到了这个所谓如下内部利润收支表。






材料费(含主料/辅料)


餐费


车费(油卡充值、车辆维修费等)


电话费


房租水电费


工资


固定资产


其它费用(含利息款社保/税款/顺丰快递/网站费物流费/新项目费用/中秋过节费/装修/等)


外发加工费


业务费


20.09月份总开支合计:


20.08月份人民币余额:


20.09月份人民币营业额:


20.09月份人民币余额:






你说以上这个内部利润表,是流水账,但又不全是流水账;是权责发生制的会计账,但是又不全是权责发生制的会计账。






面对我的财务数据,二股东的疑惑是自己一直看的都是内部利润表,没见过我这个表格,对于累计亏损五百多万的数据,所以也搞不清楚怎么回事,属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大股东毕竟还有其他几家企业,据说干的风风火火,对于财务认识显然是比二股东高很多层次的。所以大股东内心那一刻是复杂的:一是作为被并购企业,他认为我这个尽调人是否被老总授意,做假账搞成亏损五百多万,为后续并购谈价做准备;二是这家企业经营了这么多年,当初基于亲情和信任,把公司交给二股东负责,从往日提交的财务数据和表现,似乎和今时今日尽调数据相差太大,自己投的这些钱到底搞哪里去了。






所在公司老总洞察到大股东和二股东那刻的情绪,于是说:“来来来,饮茶先呀”并对我说“数字这些一定要搞正确,反复核对反复确认,虽然我们三个人都是亲朋,但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嘛,马虎不得”。大股东也附和说到:“不夸张说财务数据就是企业的生命,对待生命能马虎嘛”,二股东捣蒜一样点头。






此刻你会发现,老板们对财务和财务数据如此之重视。但是要我说中小企业管理者对于财务数据准确性属于“薛定谔”的重视,也就是需要的时候,才需要非常准确,不重要的时候差不多就得了。






要不然怎么解释,很多中小企业没有专业财务人员,都是老板娘或老板的亲戚把好出纳关口,做做如“小丽”一样的内部利润账。所以数据只要差不多就可以了,老板们心中有一套自认为比谁都准的账在心中。






在大股东看财务数据时,所在公司老总和二股东又喝上一杯茶,大股东此时起身坐到办公桌前,说“你这个数据呀,我总感觉哪里有点不对劲,你来解释一下,你这个数据到底怎么来的”。










二、股东心里一本账对弈财务账










教师出身的大股东,终究逃不出其“找茬”的职业病。拿起计算器对着我的表格就要开始算,按照我多年对于各类老板的了解,如果按照老板的思路去算,财务只会牵着鼻子走,然后老板不停提出各类稀奇古怪的问题,财务只能绞尽脑汁回答这些无法回答的问题。






所以我先“权责发生制”用通俗的语言和大股东做了简单的解释,告诉其财务这个账到底是怎么算的,和日常理解存在哪些差异,然后把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数据一一和大股东做了解释,告诉其报表项目的每一项目数据是如何来的,以及如何影响最终未分配利润数据的。






我虽然已经极其简单的向大股东做了如上汇报,大股东倒也是蛮客气的听我阐述完,中途偶尔有打断。但是似乎一直安耐不住内心的困惑,那就是:怎么就亏这么多,怎么可以这么亏,怎么能这样一直亏下来。






于是大股东提出:“不看累计亏损数据是否准确了,就拿上个月来说,我当时算了可以赚二十几万,怎么到你这才赚了五万”。尽调报告截至上月,所以在作报告时,根据会计兼小丽的数据是差不多赚二十几万,可是如上面看到的,其内部利润账是不完全的,很多数据并没有计入:比如材料,当月购入多少材料当月全部计入成本(会计解释每月材料每月采购,且当月购入当月完全耗用,实际生产并非如此);比如固定资产折旧,只是部分资产折旧;比如房租水电根据什么时间给发票,什么时间入账做费用,上个月刚好没有收到发票所以房租水电没有数据;比如外发加工费,根据付款时间入账;比如应付个人借款利息,应该每月做计提,但是只是什么时间付款什么时间记账;比如还有很多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计提的费用,并没有在所在月份计提。






我把我的这一套逻辑向大股东做了汇报后,大股东的疑惑虽有减轻,但是提出按照我的算法,把上月表格重新一项一项算一遍。就这样我和大股东两人拿着计算器核实上月数据,所在公司老总一边喝茶,一边风轻云淡的来一句“对,和孙总好好对一对,数据的东西不能马虎”,而二股东则已经开始不淡定了,脸色开始暗沉起来,就像一个差生等待考试成绩的下发,心脏似乎是茶壶里面的水翻滚不停。






对上月数据核实后,最终却如我所说上月盈利在五万左右,并不是此前老板想的二十几万。那一刻大股东和二股东都郁闷了,但是我想他们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大股东开始对我的数据正确性有所接受,二股东开始需要直面长亏不倒到底是什么原因了。






很显然大股东还没有完全认可我的数据,因为要老板们,尤其是有智商优越感的老板们,接受自己心中的账与会计账的差异,这几乎是等于说:会计这么简单的事情,还能让无所不能的老板搞不懂?






所以老板把会计兼出纳小丽(据说是大股东亲戚的孩子)叫过来,然后从应收、应付、固定资产、存货、其他应收/应付等数据,一一过问了我们是如何核对的,以及存在的问题。






其实资产类,在我尽调前几天都是在干这些事情,期初我获取了外账的报表数据,以为外账的资产类应该不会错吧,实际上外账只计入有发票的资产且票和实际使用还存在时间性差异。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当我和二股东给出具体盘点计划时,其直接摇头叹气说“这么多年都没点过了,这么怎么弄呀”。我安慰这些事情我来安排,你给我配几个人就可以了。






在经过一些列核实后,大股东重于不得不接受我的财务数据。虽然其提出关于账面固定资产还需要重新评估价值,不能按照会计折旧这么操作。最终的财务数据是大股东和二股东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是他们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多年以后,我仍然会记得那个下午,大股东对着小丽、二股东,一顿疯狂输出近乎骂的问道“这么多年,年年告诉我业绩还可以,每次没钱了就叫我打周转资金,现在搞成这个样子,我不知道你到底是怎么经营的”。






















三、长亏不倒,到底是怎么经营的?










长亏不倒,到底是怎么经营的?我想这是大股东那一刻的困惑,也是很多中小民营企业也想知道的,到底自己干了这么多年,到底有没有赚钱呢?






长亏不倒是出在算账的问题上吗?是,也并不是。尤其不是根本原因。很多人认为中小民营企业请个亲戚做个流水账是有非常大的问题的,其实站在企业从生到死的长周期来看,流水账和权责发生制最终的财务结果是一致的,也就是在一个长周期利润就是现金流余额,但是企业在这么长的周期内,不可能只在“死亡”时做一次账,算一共赚了还是亏了。所以必须认为分期,按照权责发生制,对会计利润进行科学计量,以供企业所有者获取相关信息。






长亏不倒,到底是怎么经营的?在大股东看来,内部账上,这家企业似乎每月都在赚钱,偶有亏损,但是不至于累计亏损几百万。外部账上,企业为了能够长期经营下去,肯定账上不能做长期亏损,按照代理记账所谓的税负率处理:增值税按照一定税负率缴纳,这样能够维持一定的开票量;所得税账面按照所得税税负率,做出账面盈利数据,这样税局不会认为企业是长亏不倒的企业,引起税局关注。






但是实际按照最后核算出来的结果,真实的结果就是这就是一家长亏不倒的企业。按常理理解长亏不倒,没有资金企业是无法存活的,钱从哪里来?






根据梳理出来的借条,这么多年来,大股东和二股东累计分别向其亲朋借款差不多上千万。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千万借款不算多,但是对于小民营企业来说,这可不是小数字。这侧面一则解释了,真实账面虽长亏不倒,但其资金链未有断过。二则说明了民营企业,尤其是家族企业举全家全族集资,相互拆解,东挪西补。






据个人有限的经验,广东和福建某些地方老板,最开始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做大做强后,带动家人族人,甚至整个村整个乡,快速在某个行业(上中下游)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甚至垄断地位。他们互为客户或供应商,业务与资金往来非常紧密。大家基于血缘,宗族,老乡情的信任结合在一起,似乎只要“信任”在,业务会一直在,资金也会一直在。






所以,像被并购的那家企业一样,上千万的个人借款似乎可以不还,但是利息在有资金周转时,还是会基于这种信任,还一下的。也因此涉及到关系供应商(亲朋,族人,同乡)的货款能缓则缓,差不多也有几千万的应付账款未支付,且有点账龄还有点吓人。






同时客户一方,业务员基于提成的考虑,未有大额坏账,且账龄也不是太长。因此资金的两个口子(应收和应付),都比较好的解决了,长亏不倒不仅有了资金支持,还有基于“信任”支持,也就是你长亏想倒也不能倒。你倒了,亲朋好友的借款怎么还?你倒了,关系供应商的货款怎么还?你倒了,钱还不了了,在一个乡里,在一个族里,你还能混的下去吗?






因此长亏不倒,是不能倒,也是不想倒。因为行业带头大哥在,大哥吃肉,小弟喝汤也有扭亏为盈的时候,也有翻盘的机会。因为他们的企业运作逻辑就是,只要业务不断,资金不断,财源就不会断。






他们理解水为财,认为只要业务和资金流动起来,财源滚滚来只是时机的问题,只是老爷保佑的问题。就像他们喜欢在公司前台搞个佛具一样,努力同时也要好运气。但是他们有时并不如歌词写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他们较少搞混淆三七分,更多的时候是对打拼没有理解深刻,尤其是企业打拼的商业逻辑。






老板们的商业逻辑认为,业务流和资金流不断,企业是可以不倒。但是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是讲投资回报率(强调利润、周转快慢、财务杠杆适度),是讲在一定时间内获得一定收益(强调资金的时间价值),而不能佛系或站在过长时间纬度看收益。






老板们的商业逻辑认为,报价并不需要精细化的成本核算,而是跟着市场和竞争对手的价格,进行可控调整。这种定价逻辑也可以没有错的,但是一味的跟市场目标价,而没有内部精细化成本核算,无法对内部生产运营(生产交期、生产产能效率、生产品质等)有效管控,无法掌控市场价格变化,企业内部真正可控的成本费用环节在哪。最后竞争对手经过精益生产和价值工程不断优化成本,调整市场价格,而一味跟进并没有内部管控的企业,要么天天叫财务找业务部门的茬,已经发生的费用,用发票的各种名义来卡扣,要么对产线工人严苛考核,无端扣罚工资。再不就是在国家税收上做文章,采用多套账偷逃税。






可是中小企业的以上做法,未来都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税收执法越来越严格,向税收要利润的违法模式,肯定无法生存的。所以企业必须转变经营理念,不要停留在山寨经王的经营模式,不要停留在“大哥吃肉我喝汤”管理模式,不要停留在“大家都偷税,不烧香的遭殃”税务管理模式。建立新管理理念,进行科学管理,精益化生产,向内部运营要利润,向管理要利润。






所以中小民企长亏不倒,并不只是没有一套真实的可供企业所有者决策用的账,而是企业管理者对财务信息对商业作用认识不足。甚至在很多中小企业老板看来,财务是没有价值的,更别提什么财务创造价值。






强调财务和财务信息的重要性,并不是讲企业脱离目前所处阶段,配置相应财务人员。而是中小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必须树立正确的财务意识,以多维度看利润(利润本身、周转快慢、财务杠杆),以时间价值看利润,以与本企业所处阶段看利润。






所以民营中小企业,扭转长亏现状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必须转变财务观念,梳理正确财务数据观。






有人可能认为招一个高水平的财务就可以了,老板管好业务就可以了。可是就我个人经验来说,所谓的财务高手,有时候还没度过试用期,就被老板开掉或自己提桶跑路。






借用范志毅(范大将军)曾对国足做出的评价:“哎呦,谢天谢地了,谢天谢地,高水平的财务经理 ?  一届一届换了多少财务经理了。改过吗,换汤不换药啊。人家每一个新来的财务经理也有理由说了,我以前老板是什么人,你这批老板是什么人啊,你叫我带。民企财务现在什么水平,就这么几个人,财务负责人没有一个科班出身的,全是老板和股东亲戚,你老板娘什么都在管,她能管吗?管不了!没这个能力知道吗?你像这样企业的财务本身就没有打好基础,你能跟我保证在短时间内或者上市前它能规范啊!务实一点,我劝老板们,先把自己财务战术打法,新形势财务管理的这个理念先搞懂,一个新来的财务经理没来几天,搞的挺好的,你又把他去换了干什么,你在被税局检查时或上市前发现不规范,然后输的一塌糊涂,你倒告诉我怎么解释,脸都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