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思考:影响顾客购买决策的交易成本
Q:日常生活中对于其它交易成本应用的实例
大型的商超一般不会选择相邻的位置开店,每家超市之间会都相隔一段距离。沃尔玛旁边不会出现家乐福,它们至少会相隔公交车一站地的距离。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我们去超市是为了一次性买全我们购物清单上的商品,这样最能节省时间。可能附近有不止一家超市,但是我们无从掌握所需要的商品在每家超市的价格,所以我们只能选择进入一家超市。在购买的过程中,即使我们听到有人说另一家超市中这类商品的价格更低,但现在去往另一家超市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同时也不能确保我们一定会在那里更便宜的买到所有商品,所以大多数人会考虑在现在这家购买所有商品。
消费者面对的信息差,实际上是商超在选址的过程中故意造成的。与其他商超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即使某些商品的价格高于其他商超,顾客也不一定会知晓;即使知晓了,出于其他交易成本的考虑,大多数人都不会有时间和精力去好几家超市购买所需要的商品。
对于商超来说,关键的问题在于吸引更多的顾客进店,所以商超会定期推出各种特价商品,增加进店的客流量。只要顾客进入超市,从入口去往收银台需要经过很长的一段距离,很少有人会在超市中只购买一件商品或是只购买自己购物清单上的商品。随着在商超内停滞时间的增加,浏览的各种商品会刺激顾客的购物欲望,所以顾客通常会购买自己预想外的更多的商品。客单价的提高以及特价带来的客流量的增加,足以弥补特价商品所损失的利润。
但与商超的选址原则相反,各种品牌的旗舰店,通常会扎堆开店,形成商圈。品牌的集中看似消除了信息差,因为顾客在商圈中很容易就可以知道各品牌商品的价格,但这种信息差的消除对于顾客来说并没有什么用,不同品牌所针对的目标客户群体不同,这种群体之间的差异,天然就会产生信息差。
消费者在商圈内,更多的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经常购买的品牌,所以即使不知道其他品牌的商品信息,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也不会产生影响,消费者只会考虑商圈内是否涵盖了更多自己喜欢的品牌,这样购物时的选择范围更广。
而对于商圈内的商户来说,集中有助于吸引客流,而因为各品牌目标群体的不同,客流量的增加可能并不会意味着竞争的加剧。杭州公司注册即使存在竞争,进店消费的顾客也会比在商圈之外开店带来的收入更多。
所以品牌的旗舰店喜欢集中开店,打造新的商圈,同时在商圈中引入餐饮、娱乐等各种设施,增加顾客停留在商圈内的时间,带来更多的销售机会。
现在大家更多的时间可能会选择网上购物,各种购物平台消除了不同商户之间价格上的信息差,但其他交易成本依然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假如目前我想买五件商品,可以选择在同一家店购买,但只有其中两件价格比较便宜,另外三件价格略高;也可以选择在不同的店铺购买,这样可以保证每样商品价格都最低。但大多数人都不会选择后一种购物方式,因为其他交易成本的影响。
在不同的店铺购买,可能需要额外承担运费,快递运送的时间更加不确定,同时也增加了快递出现问题造成商品损失的风险,另外需要同时收取五个包裹,会造成一些麻烦,在价格之外的其他交易成本增加了。在同一家店铺购买,可以享受包邮,还可能享受一些额外的优惠或是赠品,只需要收取一个快递,所以商品同时到达,其他交易成本更低。这样就需要比较在不同店铺购买商品价格究竟可以优惠多少,是否可以覆盖增加的其他交易成本。
对于商家来说,更多品类的商品,设置包邮以及各种优惠,都可以促使消费者在店铺内购买更多的商品,增加客单价,从而带来收入的提升。
- 上一篇:做好创业公司财务管理的七个关键点 2022/9/14
- 下一篇:财务分析不必过分追求数据的“绝对准确性” 2022/9/9